關于發布2023年度基礎研究計劃市校(院)聯合資助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市科學研究計劃的導向作用,支持和強化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根據市科技局與暨南大學、廣州大學、廣州醫科大學3所高水平大學,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11家高水平醫院分別簽署《市校(院)聯合資助項目合作協議》,現啟動2023年度廣州市基礎研究計劃市校(院)聯合資助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方式
本專題項目納入全過程管理簡政放權改革試點,按《廣州市科技創新發展專項項目全過程管理簡政放權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有關規定,由項目申報單位按照申報指南自行申報,通過廣州科技大腦(https://gzsti.gzsi.gov.cn/)填報項目申報書并提交有關申報材料;經納入全過程管理簡政放權改革試點的項目組織單位遴選推薦,市科技局按程序審核確定后,符合條件的予以立項。
二、支持領域
本專題支持設立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和市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兩類項目。
(一)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
支持在廣州市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中進行原始性創新、前沿探索性研究和應用科學研究的自然科學與應用科學領域,以及研究手段主要以理工科為主的交叉學科。
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軍事學及其他軟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等領域不在本專題支持范疇。
(二)市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
以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為主要任務,結合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科技創新的規劃布局,按“擇優、擇重、擇需”的原則,重點支持具有良好研究基礎和實驗條件的優勢學科方向,新建一批廣州市重點實驗室。
三、申報條件
(一)面向對象。
一是與高水平大學聯合資助項目根據共建出資情況面向暨南大學及其直屬單位,或面向廣州大學及其直屬單位,或面向廣州醫科大學及其直屬單位;二是與高水平醫院聯合資助項目根據共建出資情況,面向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11家醫院。
(二)組織單位。
“市校(院)聯合資助項目”由相關的“組織單位”負責項目的遴選、過程管理和驗收等工作。一是與高水平大學聯合資助項目的組織單位為申報單位所屬大學。二是與高水平醫院聯合資助項目的組織單位與申報單位一致,均為該高水平醫院。
1.申請市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的其他條件。
申請市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除滿足以上條件外,還需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實驗室建設內容具有前瞻性,定位明確,發展方向思路清晰,近、中、遠期任務和目標合理。研究方向符合國家、省、市、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經濟發展戰略和目標,突出自身優勢和特色。
(2)具有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項目負責人)和結構合理的科研團隊,鼓勵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參與實驗室建設。科研團隊應有固定在職研究人員,學術帶頭人需為正高職稱。科研團隊近三年(2019—2021年)有主持市級及以上科研項目工作經驗。
(3)具備較好的科研實驗環境,科研實驗室使用場地較集中,場地面積和科研儀器設備(含軟件)滿足科研實驗活動需要,具備規范的實驗室運行管理規定。實驗室儀器設備提供對外服務。
(4)有較強的基礎或應用基礎研究能力,有較強的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能力,科研團隊近五年(2017—2021年)在國內或省、市內相關方向和領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包括論文、專利、省級二等獎以上科技獎勵等)。
2.組織單位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上述條件基礎上提出更高要求。
(三)其他條件。
1.項目負責人應為申報單位正式職工,年齡不超過60周歲(指項目負責人應為196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兩院院士不受年齡限制。項目負責人應為項目實施期內在職,熟悉本領域國內外科技和市場發展動態,具有本領域的工作經驗,是實際主持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員并能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組織項目按計劃進度實施。在職公務員、退休人員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
2.申報單位、合作單位及項目負責人未在科研誠信懲戒期內。
四、申報限制
(一)該專題項目申報可不受市科技計劃在研項目數量限制,同一項目不得申報不同的科技計劃類別,已獲得國家級、省級財政資金支持或市級其他部門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再次申報。
(二)組織單位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上述條件基礎上提出其他申報限制要求。
五、申報材料
(一)申報材料要求。
1.申報項目需按要求在廣州科技大腦注冊完善個人信息,并填報項目申報書;其中注冊完善個人信息需將相關證明材料按相應要求簽字蓋章后,再掃描上傳。證明材料一般應包括:
(1)申報單位法人資質證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如已三證合一,則僅需提供注明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單位法人資質證照。
(2)項目負責人身份證件復印件、資質材料(學歷學位、職稱材料)。
2.申報項目應如實填寫申報材料,并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負責。凡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并核實后,對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記錄不良信用并通報,已獲立項的作取消立項或實施終止處理。
(二)推薦和審核。
項目組織單位在組織評審后,應向市科技局(基礎研究處)提交不超過前期已報送市科技局的推薦立項項目數量限額表上限的擬立項建議清單。擬立項建議清單內容包括項目名稱、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姓名、項目支持經費強度(含市財政科技支持經費、共建單位支持經費)等。各組織單位應于2022年5月18日前提交擬立項建議清單。
市科技局將對組織單位推薦的項目進行審核并將審核結果及時反饋組織單位。針對未通過審核的項目,組織單位5個工作日內在陽光政務平臺報送補充推薦項目,并書面提交補充推薦項目清單。
(三)遴選工作總結。
推薦工作完成后,組織單位應按要求在年度工作報告中將項目征集與遴選工作方案、項目遴選工作總結(包括專家名單、專家意見、公示情況)等進行披露,并將相關文檔資料原件掃描后上傳廣州科技大腦。
六、申報與推薦程序
(一)申報單位注冊。申報單位進入廣州科技大腦按要求完成單位用戶注冊(新開戶);已有單位用戶賬號的,不需另行注冊。
(二)單位和申報人信息維護。單位用戶登錄廣州科技大腦,完善錄入單位信息基本情況。申報人根據需要自行注冊賬號,完善個人信息。
(三)項目申報。申報人登錄廣州科技大腦,選擇相應的科技計劃(專題)類別,在線填寫申報材料后,提交至申報單位審核。
(四)申報審核。申報單位對申報材料進行認真審查,確保申報質量,通過后提交至對應的項目組織單位。
(五)遴選和推薦。項目組織單位在組織評審后,應對擬推薦項目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通過廣州科技大腦向市科技局推薦擬立項項目。
七、支持方式及支持強度
按照事前資助方式,項目立項后一次性撥付。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的資助強度介于20萬—200萬元/項;市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的資助強度一般不低于100萬元/項。項目經費按照各單位科技項目資金管理規定執行;鼓勵各單位參考實施經費使用管理“包干制”。
八、實施期限
項目周期2年。項目起始時間為2023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九、申報時間
申報單位網上申報開始時間為2022年3月21日9時;網上申報提交截止時間由各項目組織單位根據項目遴選時間進度自行擬定。項目組織單位網上審核推薦的截止時間為2022年5月18日20時。
十、注意事項
(一)申報項目需符合本通知中規定的申報基本條件和其他相關要求。
(二)廣州科技大腦中申報書“申報單位基本情況”的相關內容從單位信息模塊中自動讀取,請各單位在申報項目前,盡早登錄(注冊)廣州科技大腦填寫完善。
(三)應合理安排項目申報書填報、網上審核推薦和材料提交時間,避免出現在項目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到期前廣州科技大腦網絡繁忙耽誤申報及推薦。
(四)在廣州科技大腦提交申報材料后應留意項目狀態,并注意提醒項目組織單位及時審核推薦。
(五)項目申報受理和評審立項等信息可在廣州科技大腦系統上查詢。
(六)項目申報人及申報單位需自行承擔包括知識產權糾紛在內的潛在風險。
十一、主管處室及聯系方式
本項目主管處室為基礎研究處。聯系人:李磊;聯系電話:83124052、83124150(接聽時間:工作日9:00—12:00、14:00—18:00)。
技術支持:83124114、83124194。
廣州市科技大腦操作指引:https://gzsti.gzsi.gov.cn/pms/index.html#/news?type=czzn。
各申請人如對指南理解有不清楚之處,請在申請填報之前,務必與各組織單位提前溝通了解。
各組織單位聯絡人:
暨南大學 | 雷 帆 | 020-85220610 |
廣州大學 | 劉亞蘭 | 020-39366266 |
廣州醫科大學 | 倪 潔 | 020-37103057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余達加 | 020-81566490 |
廣東省中醫院 | 丁 婕 | 020-81884259 |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 羅偉平 | 020-81048197 |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 蔡思勉 | 020-38367270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姚翠媚 | 020-81332402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袁聯雄 | 020-85253254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王曉燕 | 020-36591343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 江 茜 | 020-66618931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羅志權 | 020-38688034 |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 陳莉智 | 020-89168017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 | 馮雪蘭 | 020-36473601 |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
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