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東高企認定八個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是指企業須注冊成立365個日歷天數以上;“當年”、“最近一年”和“近一年”都是指企業申報前1個會計年度;“近三個會計年度”是指企業申報前的連續3個會計年度(不含申報年);“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是指申請前的365天之內(含申報年)。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知識產權須在中國境內授權或審批審定,并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知識產權權屬人應為申請企業。不具備知識產權的企業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對企業知識產權情況采用分類評價方式,其中: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按Ⅰ類評價,可以在專利期限內多次用于認定;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等(不含商標)按Ⅱ類評價,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時,僅限使用一次。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存續期內,知識產權有多個權屬人時,只能由一個權屬人在申請時使用。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是指對其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范圍的產品(服務)。2018年以來,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包括: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資源與環境技術、新能源及節能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八大領域。
主要產品(服務)是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中,擁有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且收入之和在企業同期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中超過50%的產品(服務)。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企業科技人員占比是企業科技人員數與職工總數的比值。
科技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以及專門從事上述活動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術服務的,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企業職工總數包括企業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在職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或繳納社會保險費來鑒別;兼職、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
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科技人員數均按照全年月平均數計算。
月平均數=(月初數+月末數)÷2
全年月平均數=全年各月平均數之和÷12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包括技術轉讓收入、技術服務收入、接受委托研究開發收入。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比是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與同期總收入的比值。
總收入是指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即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取得的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減去財政拔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國家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占比是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值。
研究開發活動是指,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不包括企業對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某項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采用新的材料、裝置、產品、服務、工藝或知識等)。
研究開發費用的歸集范圍包括: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和其他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總費用的20%)。
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是以單個研發活動為基本單位分別進行測度并加總計算,按照“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設置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用研究開發費用輔助核算賬目,提供相關憑證及明細表,依規核算并歸集研發費用。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企業創新能力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高新技術企業是推動經濟向創新型轉變的主要力量,有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創造新技術、新業態和提供新供給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