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申請中專利數量的要求

          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而專利就是其中非常關鍵的地方。但至于需要多少個專利,什么樣的專利才能確保一次性通過,那就有很多說法了。有人說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就夠了,有人也說得需要15-18個專利。
          那誰的正確,而這兩種說法的依據分別又是什么?接下來和大家一起來分析講解。

          只要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這個很讓企業著迷,沒想到申請高新這么簡單。而且這個說法并不是空穴來風,還是有一定依據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打分系統中,100分中知識產權部分占30分。而知識產權部分的評分由知識產權類型、數量、先進性、與主營產品關聯性、獲取方式等幾個方面組成。其中知識產權數量里的量化標準為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獲得知識產權數量方面的滿分(8分)。這里是高企審核制度中對知識產權數量最明確的量化要求。以此為評判標準,可以得出,高企申報只要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

          而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需要15-18個專利,這種說法不完整。完整的說法應該是以企業成立年限計算,成立3年以上的企業需要擁有15-18個專利,而成立3年以內的企業擁有的專利數應該是企業成立的自然年的年度數*5。也就是說若企業成立2年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企業需要擁有不低于10個專利,若企業成立1個年度,則需要不低于5個專利。

          其實都對,也也不全對。不管怎樣,讓企業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才是真正地為企業節省費用!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的主觀量化考核指標中,知識產權部分占30分,科技成果轉化占30分,研發組織管理水平占20分,成長性指標占20份,加起來就是100分。所以除知識產權部分外,科技成果轉化也是很重要的,它的占比也是30分。但科技成果轉化是由:平均年成果轉化5項及以上得分為
          25-30分,平均年成果轉化4項及以上得分為 19-24分,平均年成果轉化3項及以上得分為 13-18分,平均年成果轉化2項及以上得分為
          7-12分,平均年成果轉化1項及以上得分為1-6分,平均年成果轉化0項及以上得分為 0分等組成。

          1、先從科技成果轉化部分:

          要想得高分,就必須要把平均年轉化控制在5個科技成果以上。只有把企業開展科研立項、到取得科研結果、進而促使產品的生產和到最后進一步增加銷售額等環節做好,才能確保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在科技成果轉化得高分。在證明科研成果的時候,可以一句話概括科研工作結束后得到的技術點,采用這種簡單的技術訣竅。但有了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軟著等),也就有了科研成果的技術點,而且是實實在在的客觀證明。而技術訣竅就不同了,它雖然包含了技術點,但有一些隱形的東西存在,主觀性太強。加上國家相對寬松的專利審核制度的背景,如果連專利都申請不到,那還怎么去創新。

          所以要想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分,就必須申請更多專利證書;加上審核的要求是針對企業的前三年材料,所以每年最好不要低于5個專利;這樣三年下來,15-18個專利相對來說是比較保險的策略。

          2、回到知識產權打分部分:

          知識產權打分部分,是由知識產權類型、數量、先進性、與主營產品關聯性、獲取方式等方面去組成的綜合分數。

          (1)知識產權類型及數量(8分):發明專利稱為1類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稱為2類知識產權。1項及以上1類知識產權得分7-8分,5項及以上2類知識產權得分為5-6分,3-4項2類知識產權得分3-4分,1-2項2類知識產權得分1-2分,0項知識產權得0分。通過分數分布來看,無論多少實用新型,在這方面都無法得到滿分,所以發明專利是關鍵。

          (2)技術先進程度(8分):先進度高7-8分,較高5-6分,一般3-4分,較低1-2分,無先進性0分。著這一塊,發明專利的技術性證明更顯優勢,而實用新型專利的益處也不能忽視。

          (3)與主營產品關聯(8分):關聯性強7-8分,較強5-6分,一般3-4分,較弱1-2分,無關聯性0分。實用新型專利明顯具有優勢,直接促使關聯性增大。

          (4)知識產權獲得方式(6分):自主研發:3-6分,受讓受贈或并購:1-3分。這里跟知識產權的種類和數量無關。

          3、研發費用部分: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而言,合理的研發費用也很重要,它的占比越高,相對于認定的通過率就越好。因為研發費主要是用來搞研發的,而專利就是能非常行之有效的證明研發成果。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若三年內只產生了5個實用新型專利,那怎么去支撐研發項目的費用要求。或對于一個中型的年銷售額5000萬的企業來說,其而研發費用至少應達到250萬,又怎樣去平均到5個實用新型專利上。所以相對于15個專利來看,就會發現一個專利所需的研發費用為17萬,這就相對正常了。

          4、高新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

          按照要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審核中,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要達到60%以上。換句話來說,企業的大部分收入都要來自于高新技術產品。而這些產品雖沒有嚴格要求要取得相關證書,但必須要有專利和檢測報告等證明作以支撐。

          這樣就會發現,專利越多所覆蓋的產品范圍越廣,而納入其中的產品就越多。對于產品數量較少的企業是好事,可以實現100%的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因為一個產品可以對應多個專利。但有些企業產品種類較多,就只能用大量專利來附帶產品面。若專利數量不夠,就會影響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達不到60%以上。

          假設企業擁有10類產品,銷售收入都比較平均,但對應的只有6個專利,那在1個專利對應1個產品的情況下才勉強符合要求,若其中出現2個專利對應1個產品,或有1個專利技術含量較低,其對應的產品不被認可為高新技術產品。則會出現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不達標的情況。若企業擁有18個專利,平均每個產品可對應1.8個專利。就算其中出現數個專利對應1個產品,或有個別專利技術含量不達標的情況。對結果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所以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只需要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專利,是不行的,存在嚴重的風險。在打分過程中,稍微有一處出差錯,或知識產權的問題,或科技成果的問題,都會造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不通過。不通過就會有大量的審計、檢測、查新等工作等于白費,還有企業所有員工的辛勤勞動的付諸東流。

          而要求企業提供15-18個專利,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條例的深入解讀和綜合權衡后得出的結果。看似讓企業多支付了費用,其實為企業成功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可靠且強大的保障,讓審計,查新,檢測等第三方機構開展工作更加容易和順利,讓企業員工的辛苦工作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

          高新企業認定補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日韩精品欧美激情|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老司机精品影院91|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高清片|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久久精品视频网|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2019|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 欧美精品videosse精子|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观看| 91在线手机精品超级观看|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无广告|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