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申報廣東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
針對一些企業在高企申報材料的準備過程中依然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今天就從高企的申報條件入手,為大家逐條梳理講解:
一、成立年限
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這里主要是指企業注冊成立365個日歷天數。
二、知識產權
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首先不具備知識產權的企業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其次,知識產權必須是在中國境內授權或審批審定,在有效保護期內,權屬人應為申請企業,如果有多個權屬人時,只能由一個權屬人在申請時使用,其有效性以企業申請認定前獲得授權證書或授權通知書并能提供繳費收據為準。
企業知識產權情況采用分類評價方式,分為Ⅰ類和Ⅱ類(Ⅰ類:授權發明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
Ⅱ類: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軟件著作權),Ⅰ類專利打分遠高于Ⅱ類專利,建議企業首選申報Ⅰ類專利,如果沒有Ⅰ類知識產權,建議申報10項以上Ⅱ類知識產權,另外,由于專利審核時間較長且有不通過情況,建議企業申報高企前要做好時間規劃,盡早申報以防申報時專利未授權。
三、領域選擇
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建議企業在準備認定材料過程中結合自身研究開發項目、產品、專利技術等來選擇對應的領域,做到研發項目、產品、專利、領域的四點統一。
四、科技人員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新的管理辦法去掉了大專以上學歷要求,但是從科技人員的定義來看仍需要相關技術領域專業背景或工作經驗,這里需要注意專業技術人員和企業以及產品的相關性。
五、研發費用占比
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研發費用的歸集按照“研發費八大項”進行,并由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專項審計,企業除了確保研發費用比例達標外,還要規范研發費用核算,在研發項目立項時在賬內單列研發費用,核算各研發項目的明細科目費用,以此作為研發費用專項審計的依據,并留存以備稅務核查,部分地市目前認可輔助賬,建議企業和地方稅務溝通核實確定具體要求。
六、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占比
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需要進行規范核算,在賬內單列或者分類統計以作為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的依據,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名稱應與企業日常財務記賬名稱一致,并與企業開具發票名稱一致,如果開具發票名稱是統稱,建議附上銷售明細單或者產品出庫單加以證明。
七、創新能力評價
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主要包括知識產權(30分)、科技成果轉化(30分)、研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企業成長性(20分)四個方面,70分以上才可以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打分主要包括技術先進程度、發揮的核心支持作用、數量、獲得方式以及標準制定(加分項)五個方面,科技成果轉化主要考核企業近三年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和轉化強弱,對于單純的查新報告、區級立項項目等認可度較低,建議企業結合自身研發項目補充科技成果評價等第三方證明材料,研發組織管理水平方面,建議企業不斷健全研發組織管理體系,特別是項目立項、項目中期目標管理、項目結項、項目成果管理,規范研發投入核算制度,做好研發項目記錄管理,包括項目立項報告、中期試驗過程文件、測試報告、結題報告等過程文件,建立符合企業情況的成果轉化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完善人員培訓引進和績效評價制度,建立健全研究開發機構,有條件的可申請認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研發平臺,加強研發機構軟硬件建設,積極探索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活動,成長性的評價主要根據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數據,對于銷售收入成長性不好的情況,更要完善其他三方面材料。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