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政策
廣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什么獎勵政策
1.企業認定獎勵。
對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廣州市行政區域以外遷入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簽約落地并完成商事登記,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園區培育獎勵。
對成功從廣州市行政區域以外引入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落戶的提質增效試點產業園區運營主體,一次性單個項目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對聚集10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產業園區授予“專精特新園區”牌匾,并優先推薦申報省級以上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3.降低融資成本。
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國家、省和市級“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計劃產生的費用,分階段按照50%的比例予以補助,單個企業上限300萬元。對國家、省和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的銀行貸款予以貼息,對貸款產生的擔保費予以補助,單個企業上限1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4.加強數字化提升。
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費用,給予不超過30%的補貼,單個企業不超過300萬元。實施中小企業強企增效工程,每年安排不少于300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優先在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中遴選不少于60家試點企業,重點從企業生產流程、質量管理、等方面提出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升內生增長動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5.用地用房支持。
將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的用地需求優先納入供地計劃,專門針對“專精特新”企業需求規劃切分并供應一批中小地塊,鼓勵實施“帶方案”出讓,推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合并辦理。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出讓土地、分割轉讓產業用房時,產值和稅收標準可調低不超過30%。工業物業產權分割轉讓給“專精特新”企業時可不受須為業主企業產業鏈合作伙伴的限制。政府建設的“產業保障房”優先租賃給“專精特新”企業。優先支持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的緊缺急需人才申請人才公寓、從業人員申請共有產權住房。“專精特新”企業員工租賃已享受廣州市發展租賃住房市場獎補資金的租賃住房的,獲得獎補資金的業主給予一定額度的租金減免。(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6.交通出行支持。
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和納稅2000萬元以上的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允許單個企業每年2輛企業為所有人的非廣州市籍中小客車免除“開四停四”限制。(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
7.弘揚企業家精神。
在推薦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人民團體領導機構成員人選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主要負責人,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社會氛圍。(責任單位: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
8.加強組織協調。充分發揮廣州市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作用,統籌協調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扶持政策體系。各區要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機制,明確目標,調動政府部門、服務機構、相關企業多方協同落實行動方案。(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9.加大資金支持。加大市級資金支持力度,市財政每年新增安排1億元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區給予配套資金支持。支持開展針對“專精特新”培育企業的政策輔導、人才培訓、政企溝通等專項工作。(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0.強化典型宣傳。協調市屬媒體配合相關部門充分利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資源,加強典型案例推廣,重點宣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創新精神和突出貢獻,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