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貫標10大誤區,看看你中了哪幾個?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是我國首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經驗的集成,通過建立一套系統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規范企業各項知識產權活動。但由于貫標工作啟動時間較短,不少企業還存在一些誤解。為此,小編為您梳理了常見的十大誤區,以供您在貫標工作中進行參考。
1.貫標的目的是為了拿證?
不!貫標的核心價值是梳理并優化企業內部管理工作,通過貫標找出企業存在的風險、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或避免發生知識產權糾紛,通過貫標幫助企業發現新的機遇和發展機會,形成前期規避、中期布局、后期運用的管理制度,拿證只是標志著貫標真正的開始,而非目的!
2.貫標的主要任務是管理專利?
不!貫標的主要任務是梳理優化各部門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工作,提升員工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管理專利只是貫標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并非全部,知識產權貫標涵蓋了企業各生產經營環節所涉及的商標運營、專利布局、法律風險防范、商業秘密管理等知識產權相關的規范管理
3.貫標對企業的價值非常有限?
不!知識產權現已成為企業三大戰略之一,除了發現各部門隱患,糾正不符合,更有機會對標學習,站在同行肩膀上進步,更多了解同行,提升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浪費、增加銷售機會,通過標準指導企業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同時,還能通過制度指導員工正確行為,激勵創新,形成良性發展的循環。
4.貫標做的東西都一樣,找誰做都差不多?
不!企業規模、行業、員工層次、競爭激烈程度、知識產權現狀、要達到的目標期望不同,對應的培訓、調研、實施、導師層次、工作量等投入都不同,如果套模板走形式,每個輔導機構的投入差不多,但這對企業沒有實質幫助。幫助不同類型的企業去學習理解標準形成背后的意義,讓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強化或定制所需要的內容,這樣的貫標才能真正幫助企業打造一個堅實的知識產權地基。
5.貫標是純支出,花得越少越好?
不!貫標本質是投資,這份投資為企業帶去專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機制、定制化的培訓課程、線上線下的全面輔導,為企業的知識產權保駕護航。且貫標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基本上與最終從企業所在地的區和市級相關部門得到的補助持平,既為企業降低了成本,又為企業增值創效。
6.貫標的主要內容就是做文件?
不!文件只是正確做事的指引,貫標的主要內容是從知識產權角度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通過制度去固化正確的做事方法,發現和把握更多贏利機會。避免企業有時犯錯誤而不自知,單純做文件的投機行為終將被揭穿,對企業也無真正裨益。
7.貫標對各部門來說都是負擔?
不!恰恰相反,貫標反而有助于各部門的工作開展。通過貫標梳理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將原有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更明確化流程化,避免重復。同時根據貫標要求完善公司現存的知識產權管理漏洞,既防范風險,避免公司利益受損,又能做好預防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及容錯率,減少因管理不當而增加的工作量。
8.通過貫標認定后,所有工作就結束了?
不!若企業是有心想做好貫標,想持續證書有效性,想通過貫標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拿證便只是知識產權管理路上的第一站。在實際工作中,如果該做的風險防范不做調查,研發立項前、過程中,知識產權申請前,甚至新產品上市前都未做全面的檢索評估,這就埋下了無數隱患。近幾年的商業秘密泄露案件、產品出口遭遇知識產權訴訟等,均是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出現了漏洞而不自知。
9.貫標找兩個人配合做資料就行了?
不!貫標涉及企業各業務領域、環節,需要研發、采購、生產、銷售、人事、財務六大部門協同參與,更需要全體員工知識產權意識的提升,共同排查各部門現存的隱患風險,防范于未然。同時增強企業人員綜合能力,實現自我增值。各部門對應承擔本部門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既加強了專項領域的規范管理,也分解了體系的工作量,何樂而不為。
10.貫標是個政策性產品,說沒就沒了?
不!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貫標將成為研發創新型企業的剛需和標配,資助政策只是前期的促進手段,而非目的。資助的降低,恰巧說明實質貫標時代的開始,近年在一些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文件中,已將知識產權貫標作為科技項目立項、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認定的重要參考條件或前提條件。及早通過貫標認證,將有利于企業享受有關的國家政策、加快企業穩定發展。
企業知識產權是新形勢下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健全企業知識產權體系,積極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企業效益,是企業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
面對創新形勢下如何開展貫標工作,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貫標工作開展時間較短,整個行業都還處在一個基礎發展階段,面對創新形式下的知識產權貫標工作,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服務機構都在累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