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4年發放人才補貼資金近4.5億元
9月17日下午,廣州市產業發展和創新人才補貼項目座談會在越秀賓館召開。本次座談會由廣州市人才辦、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廣州留學人員服務中心主辦,來自13個重點產業領域的人事部門負責人和入選者代表約70人參加本次會議。
2016年初,廣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及4個配套文件,也被稱作“1+4”人才政策,旨在將廣州打造成吸引人才的高地、人才創新創業的福地。
會上,廣州市人社局副巡視員陳玉元表示,作為“1+4”文件中《廣州市產業領軍人才獎勵制度》的配套政策,4年來,廣州市產業發展和創新人才補貼項目共吸引了近3.6萬名來自1500多家重點產業領域企業的高端人才和產業發展急需人才前來申報,發放及擬發放補貼資金近4.5億元。在重點產業領域評選出8965名優秀人才,其中產業高端人才2991名、產業急需緊缺人才5974名。
“正是這些分布在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優秀人才,為廣州繁榮發展貢獻智慧、揮灑汗水,成為了廣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陳玉元說。
據悉,2018年廣州產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申報人數進一步激增,申報人數由2017年的700多人增加一倍,高達14000多人;進入今年以來,申報熱情依然不減,目前申報人數已經破萬。在申報人員層次和涉及行業方面,學歷層次逐步提升,涉及行業愈加廣泛,特別是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給予了有力推動作用。此外,去年起順應深化“放管服”,項目申報流程和材料得到簡化,原有的紙質材料審核也改為系統審核,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我往返于國內多個城市,廣州給了我家一樣的感覺,持有人才綠卡我可以很方便地在廣州購房購車。”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王新棟在座談會上建議,應當對35歲以上的急缺人才給予政策照顧,特別是落戶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同時加大對引進人才子女的教育保障。
對此,廣州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曾雪玲表示,在日前出臺的《關于實施“廣聚英才計劃”的意見》中,已經提出“在部分中小學探索開展雙語教學試點,讓海外人才子女盡快適應國內求學環境”,“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集中優質教育資源針對性保障人才子女教育需求。”
“希望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在廣州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中貢獻智慧和力量,成為引力極強的‘恒星’,不斷吸引、凝聚和培養身邊的‘行星’和‘衛星’,形成一個以‘恒星’為中心的‘人才星系’,以團隊的力量推動產業的發展,使廣州創新創業的天空‘星光璀璨’。”陳玉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