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費歸集注意事項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一項重要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但還是有企業對于這個研發費加計扣除的歸集仍存有疑問。
因此,在這個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季,賽凡科技小編就從研發活動的形式、研發費用項目這兩方面下手,為大家整理了研發費用應該如何歸集?
研發活動的形式
企業研發活動的形式主要分為四種,而不同類型的研發活動對研發費用歸集的要求不盡相同,企業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時要注意區分。
自主研發
指企業主要依靠自己的資源,獨立進行研發,并在研發項目的主要方面擁有完全獨立的知識產權。
委托研發
指被委托單位或機構基于企業委托而開發的項目。企業以支付報酬的形式獲得被委托單位或機構的成果。研發經費受委托人支配,項目成果必須體現委托人的意志和實現委托人的使用目的。
只有委托方部分或全部擁有時,才可按照委托研發享受加計扣除政策。若知識產權最后屬于受托方,則不能按照委托研發享受加計扣除政策。
如何計算:
加計扣除時按照研發活動發生費用的80%作為加計扣除基數。委托個人研發的,應憑個人出具的發票等合法有效憑證在稅前加計扣除。其中“研發活動發生費用”是指委托方實際支付給受托方的費用。無論委托方是否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受托方均不得加計扣除。
合作研發
指立項企業通過契約的形式與其他企業共同對同一項目的不同領域分別投入資金、技術、人力等,共同完成研發項目。合作各方應直接參與研發活動,而非僅提供咨詢、物質條件或其他輔助性活動。
合作研發共同完成的知識產權,其歸屬由合同約定,如果合同沒有約定的,由合作各方共同所有。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合作方應該擁有合作研發項目成果的所有權。
合作開發在合同中應注明,雙方分別投入、各自承擔費用、知識產權雙方共有或各自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
如何計算:
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由合作各方就自身實際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企業共同合作研發的項目,由合作各方按照《企業(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計劃書》和經登記的《技術開發(合作)合同》分項目設置《合作研發“研發支出”輔助賬》,就自身實際承擔的研發費用按照會計核算要求分項目核算,并按照研發費用歸集范圍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集中研發
指企業集團根據生產經營和科技開發的實際情況,對技術要求高、投資數額大、單個企業難以獨立承擔,或者研發力量集中在企業集團,由企業集團統籌管理研發的項目進行集中開發。
如何計算:
按照權利和義務相一致、費用支出和收益分享相配比的原則,合理確定研發費用的分攤方法,在受益成員企業間進行分攤,由相關成員企業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企業集團應將集中研發項目的協議或合同、集中研發項目研發費用決算表,集中研發項目費用分攤明細情況表和實際分享收益比例等資料提供給相關成員企業。協議或合同應明確參與各方在該研發項目中的權利和義務、費用分攤方法等內容。
溫馨提醒:
根據97號公告留存備查資料要求,委托研發、合作研發的合同需經科技主管部門登記。未申請認定登記和未予登記的技術合同,不得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歸集口徑
目前研發費用歸集有三個口徑
會計核算口徑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準確核算研發活動支出,而企業研發活動是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情況自行判斷的,除該項活動應屬于研發活動外,并無過多限制條件。
相關政策:
《財政部關于企業加強研發費用財務管理的若干意見》(財企〔2007〕194號)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口徑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判斷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科技實力是否達到高新技術企業標準,因此對人員費用、其他費用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相關政策:
《科技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195號)
加計扣除稅收規定口徑
政策口徑最小,主要是為了細化哪些研發費用可以享受加計扣除政策,引導企業加大核心研發投入。可加計范圍針對企業核心研發投入,主要包括研發直接投入和相關性較高的費用,對其他費用有一定的比例限制。應關注的是,允許扣除的研發費用范圍采取的是正列舉方式,即政策規定中沒有列舉的加計扣除項目,不可以享受加計扣除優惠。